我是科研助理②李庆:读懂“作物表型”,解放科学家双手

2022-08-10 09:05:33

在南京农业大学白马基地的实验室内,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正在仪器上监测数据。无需费力,就能监测种子的生长状况,而在这之前,他需要通过人工提取才能完成监测。这套高质量监测仪器,就是他和团队共同研发的成果。他就是来自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李庆。



一副“慧瞳”,监测种子生长更省力

李庆来自山东临沂,博士期间加入农业农村部小麦区域创新中心,进行小麦栽培方向的研究,他所在的课题组主要进行小麦高通量表型设备研发和应用。

“我认为探寻植物生命的奥秘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李庆说,“我所做的研究就像是做出一副‘慧瞳’,洞悉生命的成长规律。”


“以前只能从田间采来穗子与叶片,穗子要一个个地数,叶片要一点点磨碎,再提取比色,之后才能进行监测分析。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做的研究,就好比给作物进行全身CT一样,监测分析得更快更准。”李庆说。他的团队目前在作物根系表型性状自动提取算法的开发、高通量根系表型监测设备的研制、田间中、大型表型设备研发、稻麦全物候监测及稻麦活体气孔原位动态表型监测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据悉,早在2021年5月,李庆和团队就研发出了中国首套活体气孔表型实时监测设备,是气孔微观表型领域内里程碑式的突破。今年3月,又发布了第二代气孔表型监测设备,实现了跨物种的活体气孔表型监测,同步更新深度学习算法对气孔进行表型提取。


情系农高,发表多篇科研成果

“南京国家农高区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里不仅有青山绿水,还有上百亩的试验田可供各种作物研究。作为长三角目前唯一的国家农高区所在地,以智慧农业为主题,以生物农业为主导产业,并给予我们农业科研人员很大的支持力度,让我们看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李庆说。


自从李庆来到慧瞳研究院,他先后参与了多个农作物高通量表型分析算法开发与作物表型高通量采集设备研制,在姜老师和团队成员的指导帮助下,发表或参与发表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2篇,申请作物表型设备相关发明专利7项。


不断学习,为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我是纯农学背景出身,自从进入研究院后,陆续接触了如计算机领域、工程学领域、机械和电控领域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极大地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同时也锻炼了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李庆说。


在作为科研助理的期间,李庆忙碌于田间地头,在作物表型性状采集、分析以及品种评比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体会到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的辛劳。他认为,如今慧瞳团队为之努力的意义,就是解放广大朴素的农业科学家们的双手,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科学构想和科学假设中去。

目前李庆即将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他希望能够继续在南京国家农高区这片沃土上,与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一起,响应国家种业振兴的号召,研发出完全自主产权的高通量作物表型鉴定设备,为农业科学家的作物表型鉴定提供便利,提供科研设备基础保障,助力我国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导航